第78章作诗(2 / 2)

加入书签

此时,两人身旁不知不觉中,已纷纷被众多达官显贵和才子所围住,其中朱友贞的人气还是要比朱友珪多上一些。

毕竟这些年来,朱友珪很少在洛阳城活动,而朱友贞却恰恰相反,这几年洛阳城发生的大事几乎有一半是关于他的……虽然都是臭名昭著。

“敬翔兄!”一名穿着极其普通的男人随着人群,正津津有味的看着朱氏兄弟两人题诗,身边陡然传来一道声音,回头望去,发现是自己平日一位相熟的好友。

那人看着敬翔,疑惑问道:“居然会有人同意和朱友贞比斗诗,莫非他不知道在洛阳城中,朱友贞公子虽然品德不太端正,但他的诗才还是挺不错的。

毕竟他的诗才可是诗才你敬翔兄所教授,这几乎是必输的局面……不知敬翔兄对此怎么看?”

世有六贤,梁有敬翔,敬翔是朱温最重要的谋士,参与了朱温创业几乎所有的事件,可以说是朱温麾下第一谋士。

敬翔自从出山入仕,遇到朱温,胸怀宽广,有治国之才,从中和年间开始,到如今已有二三十年之久。

期间跟随征伐,出入帷幄之中,所有事务都揽于一身。常通宵达旦不能休息,只能在骑马的时候稍得休息。

敬翔望了李振一眼,摇了摇头,缓缓道:“必输?我看未必。。”

“敬翔兄的意思是?”敬翔居然不看好自己最出名的学生,李振神色一凛,心中隐隐有些预感。

今夜,怕是要有一个大新闻了。周围的人本就在注意敬翔和李振的谈话,闻言立刻凝神细听起来。

毕竟他们两人,可是有朱温第一第二谋士之称的敬翔和李振。可以说在场的所有达官显贵无一人不想讨好他们俩。

“李振贤弟,你可否还记得多年前,让韦庄那老东西从不言及的宝贝徒弟呢?”敬翔此言一出,周围话语声顿时寂静下来。

“七岁吟诗的那位朱友珪公子?”

“恩!”

“那这样事情可就有趣了!”李振抚摸着胡须,笑道。

敬翔先是来到朱友贞身旁,看了一眼他的字迹,微微点头。笔走龙蛇,且不说内容如何,气势倒是十足。

而诗赋虽些不尽人意,但总体来说也算是中等偏上了。就是不知道传闻中拥有旷世奇才之称的朱友珪如何了。

希望不会让他失望呀!

敬翔的到来,朱友贞第一时间便感受到了,特别是见到老师微微点头之后,虽面色不变,心中却十分自得。

这首诗,本就是他准备找一位符合他心意的女子,亲手交付与她。而今晚正是他拿出这首诗的最好时机,此时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他三样全占。

朱友贞一首诗已经写了一半,朱友珪倒也不急,反而坐在石椅之上,慢悠悠的喝着茶。李振等人稍稍走近,探头望去的时候,发现他面前的宣纸上空空如也,并无字迹。

“莫非,他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就在众人心中这样怀疑的时候,殊不知朱友珪此刻也有些犯难。

唐朝是以诗为主,爱情诗自然不少,但现在是末期,著名的爱情诗,别人都已经写出来了,自然不可以在写了。

那没办法了,他只能选宋词了,但描写爱情的著名宋词太多了,特别是苏轼那厮。

思来想去,朱友珪还是动笔了,蘸墨,落笔,很快的,充斥着杀伐之气的字体便出现在了纸面之上。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敬翔与李振低头看去,看到那独具一格的写诗风格之后,相互对视了一眼。脸色有些狐疑,这真是韦庄那老东西的宝贝徒弟?

见他终于落笔,片刻之后,有人忍不住好奇,凑上前来,探头看了一眼,脸上忽然浮现出极度惊讶的表情,似乎是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这哪是大人写的,这明明更像是一首小孩子写的……”随着那人小声的低语了一句,周围又有数人凑了上来。

张贞娘也抬头望了望朱友珪,有些不确信的又看了一眼纸上的诗词,脸色也变的古怪起来。

片刻之后,她的视线又望向了下面几句,她的俏脸上,逐渐的浮现出了难以言明之色,有些感伤起来。

半响,朱友珪检查了一遍,发现并无错字之后,将这首诗词从手中递了出去。

“看看他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见识过朱友珪写的前两句之后,周围的达官显贵对于他到底是不是写的爱情诗产生了严重怀疑,哂笑着接过纸筏,视线投了上去。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首先入目的,便是这八个字。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不知不觉中,人群已经安静了下来。

………………………………

s:朱友贞有些魔改,反正我没有找到他会作诗的历史资料……

为了主角做的诗符合剧情,我查了一个多小时,从晚上十一点到十二点半。从韦庄的《菩萨蛮》、孟旭的《木兰花》、苏轼的《水调歌头》《江城子》、柳永的《雨霖铃》、秦观的《鹊桥仙》……

最终我还是选了《卜算子》,由于作者水平实在有限,这方面不太熟悉,不喜勿喷_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