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不屑不等于怂(2 / 2)

加入书签

(注:03年以后,商务部时代,已经没有这样的司了,那时候直接有一个‘外贸司’,然后管你海运铁运空运外贸,在外贸司下面有各自的处负责,级别降低了。

但是93~02年的外贸经部时期,是有独立的司的。就好比12年之前有铁道部,但是后来只有交通部下面的铁路司,加上已经市场化的铁总。这是一个行政放权后退的过程。)

对于前来寻求外贸合作的外国友人,领导当然是非常亲切地接待了,还说了不少务虚定性的勉励话语,对顾鲲一行的正当性进行了背书。

同时,也个人从技术层面,对顾鲲那套关于“华东航线远洋散货船补给规划企划方案”,给与了肯定,赞扬了顾鲲同志为华夏外贸便利出谋献策,发现了目前现有国际涉华航线港务规划的不足与待改进之处(说人话,就是顾鲲指出了李家坡人的行业标准、对华不够高效的那些问题点)。

不过最终,海贸司的领导,也只是给顾鲲介绍了一些新的朋友,让他们找具体的人去谈。

因为严格来说,外贸经部是不直接管这事儿的,只不过到外贸经部备个案之后,再由他们转介绍去找中远,门路就好走得多。

具体的谈判过程,不好再多细说,反正就是跟新闻连播里的调子差不多,“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充分交换了意见”,其实什么实质性的会晤目标都没达成。(看过80大佬的人应该知道,这领域是我的拿手好戏,所以不是我写不出细节,是咱……不屑于写。真是不屑于写,不是我不行,更不是我怂)

但是,哪怕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承诺,至少“亲切友好的会谈”的过程,是被顾鲲记录到了双方谈判的备忘录里了。

就像法庭辩论时,所有三方说过的话,都要书记员记录在案、然后交由双方签字确认的。这种国际合作会谈,当然就更正式了,顾鲲只要拿到了这份盖着公章的备忘录(其实就是会议纪要),就够他回到兰方后嚣张了。

谈判末了,海贸司派了一名处长,拉了一堆更没牌面的几层相关领域工作人员,陪着顾鲲吃了一顿酒席,也算是宴请外宾了,最后双方还外交礼节式地交换了纪念品。

午饭过后,休息了一会儿,顾鲲就拿着外贸经部的背书,去了中远公司总部。

在那里,他照例得到了亲切的接待,以及更多对方案技术和规划细节的论证。

经过几天的粗略谈判,中远方面表示,原则上”欢迎和期待”东南亚涉华航道港务经营国、作出相关的业务规划调整。

但是,对于需要中资合作投资,以及融资支持的部分,需要研究观望、并且等待进一步细化规划后再讨论。

说人话,就是如果顾鲲不要中方投资,也不要建行之类的中资银行贷款,而是他自己能弄到钱扩建兰方港、按照对华便利高效的方式设计,那么造好后,中远会让一部分船来捧场的。

反正这个空头支票先许下来,中远是无本生意。到时候让5的华东分公司散货船捧场也是捧,20来捧场也是捧。

不过,中方对于兰方想拿中资造港或者中资入股的事儿,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决定的。

首先,一个事儿决定要认真做之后,港口规划设计,都要好几个月。中远起码要看到详细的设计案,才会考虑涉及投资和贷款的帮扶。

末了,中远总公司的人还跟顾鲲表态:后续细节问题,可以去沪江,找中远华东分公司的领导层谈,中远总公司会把对外合作拍板权,下放到华东公司。

因为如前所述,兰方港将来就算造好了,国际海贸合作方面,也不可能跟粤州那边经营华南航线的分公司有交集。顾鲲的合作对象,只能是华东公司一家。

同时,中远总公司还给顾鲲推荐了两家做总体规划的、华夏国内有关资质最权威的设计院,分别是沪江海事大学的设计院,以及沪江交大的设计院。

这两家设计院都在沪江,所以顾鲲是注定要去一趟南方了。

顾鲲在京城谈判修整了两日后,觉得京城这边已经没什么可运作的,就准备南下。

考虑到使字车牌就一个,顾鲲本来是打算让高健雄高速开车去沪江的,反正也就一千多公里,一天也能开得到。

不过后来有关部门还算是比较给面子,在顾鲲出钱的情况下,给他弄了架军用的运输机,包租了一程,可以把他的行政加长版林肯车,随运输机一起运去红桥机场。

顾鲲当然不会吝惜几万块的包机钱,欣然允诺。

离京当天,老朋友马风又来给他送行,顺便给他带个话儿。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