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九九章 掩人耳目(2 / 2)

加入书签

要知道这会儿的学院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创办的,至少也得是官场上比较有名望的人致仕之后才有资格创办学院,一般的读书人想找个进士当老师都难,有这机会拜入曾经的朝堂大员门下,他们自然会削尖脑袋往里挤。

他愣了一阵,这才哑然道:“清风,你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说句不好听的,这年头读书人还少吗?你只要贴个告示,以你状元郎加尚书的身份,前来报名应征的学子估计能把你物理学院的门槛都踩烂了,你有必要找我帮忙吗?”

杨聪依旧微笑道:“这个小侄自然是知道的,京城附近,顺天府,乃至北直隶的学子自然是多如牛毛,不过,小侄不想胡乱招人,滥竽充数。”

张邦奇恍然道:“你意思,想请老夫帮你把把关?这种事情你没必要跑礼部衙门来说吧,你派亲信来知会一声便成,老夫还能不去吗?”

没想到,杨聪却是连连摇头道:“不,不,不,这个就不劳世伯了,其实,小侄就是想借举人和秀才的名录一用。”

张邦奇闻言,再次愣住了。

这小子,怕是一时头脑发热,把脑子给烧糊涂了吧!

举人和秀才的名录礼部自然是有的,因为科举就是礼部主管的,有功名的自然都要记录在案。

问题,这东西,就连他都不曾去看过啊。

开什么玩笑,整个大明少说也有数千举人,数万秀才,再加上这些人的简略描述,这名录可不是一本两本,而是一百多本,这东西,谁会闲得无聊去看啊!

他愣了一阵,这才尴尬的道:“这个,借给你看看倒也没什么,不过,也不能借太久,最多也就一个月吧,那可是一百多本,不说一个一个挑了,就算是一页一页翻也相当的费时间,你确定你能看完吗?”

杨聪毫不犹豫的点头道:“一个月,足够了,那就多谢世伯了。”

张邦奇闻言,不由满脸疑惑的看着他。

这家伙,一百多本厚厚的名录,一个月看完,你真是想从里面挑人吗?

他感觉,一个月要看完一百多本像举人和秀才名录那么厚的书,绝对细看不了,能大致翻一遍,把每个人的名字都扫到就算不错了。

这挑人有这么简单吗?

你想要挑选自己合意的人,总得看看人家的简略介绍,然后再琢磨琢磨吧,一眼扫过去,能看出个什么来?

他还真猜对了,杨聪就是大致扫一眼名字便成了!

杨聪之所以来借这个名录,其实就是想招收一些历史上的名人当弟子而已,他虽然对嘉靖朝的历史不是很了解,嘉靖朝的名臣他还是记得一些的,如果能把这些人都招到他自己门下,那他就牛逼大发了。

因为这些人能在青史留名,那肯定都是能力出众之辈,再加上他有独特的科举秘籍,只要稍微教授一番,这些人考进士,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甚至全部名列一甲二甲都有可能。

这年头,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一辈子能教出一个进士来就算不错了,只有像王阳明那样的大名人,相当于亚圣的存在才能教出几个进士弟子来,他要是能教出一批进士弟子,绝对名震天下!

当然,他这有明显的作弊嫌疑,如果他查都不查一下便天南海北到处招收弟子那就太不正常了。

你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天南地北的读书人都认识呢?

所以,他才会来找张邦奇借举人和秀才名录,以掩人耳目。

张邦奇可不知道杨聪打的是这主意,他只感觉杨聪这小子太神奇了,一个月看一百多本厚厚的名录,还能从里面挑人,这状元郎果然非同一般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