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对策(1 / 2)

加入书签

郭宗训听到王朴进宫求见,有点诧异,什么事?怎么情报司没有动静的?韩微和魏咸信都摇摇头,郭宗训仔细想想,环顾四周,似乎没有什么大事会发生,需要劳烦王朴亲自来的也没有几件事,前几天开会说过扬州,难道是扬州?

没等多久,王朴就到了。

“爱卿,何事劳烦您亲自过来啊?”郭宗训关切地问。

“皇上,大事,赵匡胤从扬州派了两个人,给我送来一封信,把‘契丹入寇’和江陵城的事都说了,说愿意接受任何惩罚,您看看。”

韩微连忙上前帮王朴移好椅子,王朴见过礼,也不谦让,把赵匡胤的书信递给韩微,然后就坐了下来,韩微接过信,送到郭宗训面前。

郭宗训拿起信,仔细看了两遍,赵匡胤确实照实直说,并没有大包大揽,在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了真诚,对大周的未来有很高的期待。

看完赵匡胤的信,郭宗训有点高兴,这是屈服,宋朝开国皇帝愿意屈服,真是值得高兴,他真的服了吗?郭宗训询问王朴,“爱卿,你怎么看?”

“说实在的,我更愿意他举旗造反,那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拿下他,一了百了,去掉一个隐患,他愿意屈服反倒让我们难做了,说实在,他的罪名可大可小,所有图谋都给我们识破了,无法得逞,但是居心叵测,哪一天他故态复萌就麻烦了。”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难道你天天盯着他?总有懈怠的时候,再给机会他,必定贻害无穷啊。况且赵匡胤又大才,兄弟众多,一旦勾结起来,非常人可以制衡,皇上现在还无法统军作战,难以笼络中高层将领,封官许愿赵匡胤也可以做的,放过他实在是风险太大了。”

“羽林卫的模式呢?”

“赵匡胤的个人魅力很厉害,最怕他把监军也笼络了。”

“脱离一线部队呢?或者给他一个机会,再把他的兄弟架空呢?又或者让他到皇家军事学堂任教?你总不能顺便找个借口就砍了吧?”

“皇上三思啊。”王朴有点着急,“赵匡胤是人才,但是他缺德啊,有才无德不可用啊,否则危害更大啊。”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这样吧,咱们内部通报一下这封信,看看大家是否改变之前的决定,然后再决定怎样处理可否?”

王朴想了一会儿。“可以,不过事不宜迟,最好马上召集一下。”

“好,韩微、咸信马上去通知议事堂会议的成员进宫开会。”

“遵旨。”

看到赵匡胤的来信,议事堂会议的成员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竟然坦白了,够胆量!做得出不怕承认,只是这是类似谋反也敢认?真的不怕死?还说愿意接受朝廷的任何惩罚,实在是佩服,如果是他处于强势,这样说白了,可以说是嚣张,但现在摆明他是处于劣势还敢承认,想死?还是觉得朝廷不会杀他?凭什么?

会议主持还是范质,看到各人的惊讶神情,范质也不诧异,这种事,他见多了,只不过这次是阳谋,大家从赵匡胤的信件中确认了原来那个宽厚仁义的赵匡胤背后隐藏着的阴谋,也想到如果他成功了,大周局面必定很难看,自己还能坐到这高位吗?显然不可能,估计也是他的死党当道了,自己要去巴结他,如果他这样阴险,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自己也有可能参与其中,但绝对到不了这个位置,这是顶级的位置了。

范质看到大家都默不作声,就照例要求每个成员轮番发表自己的意见,供其他人参考。

各人的意见不外乎严惩和给予机会,至于兵权是一定要收回的了,大家都倾向于调赵匡胤回来,再处理,没有人愿意打内战,既然赵匡胤愿意接受惩罚,那调回来由大理寺审理就更为合适。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先调赵匡胤回来述职,让大理寺审理他的问题,查清问题所在再决定如何处理。调走赵匡胤之后,再由大理寺官员协同禁军缉捕赵普、赵匡义回来,韩通派人通知水师王明配合。至于扬州军,由扬州刺史掌管。

另外,派人通知李重进和李筠加强戒备,韩通、张永德也要做点准备。。。。。。

看到大家都认可这个决定,郭宗训叹了一口气,又要烦这些内务的事。

郭宗训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感受,“朕很喜欢琢磨大周的敌人,喜欢准备充分了,就去攻打他们、击败他们,扩大咱们大周的版图,只有这样,咱们才可以一统天下、直追盛唐。朕以为凡是我华夏子民都应该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我们很多英雄好汉都为摆脱外族的奴役而献出生命,他们才是咱们民族的脊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