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皇家军事学院(1 / 2)

加入书签

筹备已久的皇家军事学堂正式开学了,郭宗训自任山长,王朴为学正、魏仁浦为监军、张美为署理学正、张永德为助理,枢密院的参谋团作为辅助教官。

枢密院把整个学院的架构建立起来后,就选定一批教官、制定学员选拔标准、准备教材等等,又安排了一些岁数较大的宿将到皇家军事学院担任教官,负责讲解一些当年的战例,还请他们担任皇家军事学院的顾问,参与到军事学堂的规划和建设,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完善学院的建设。

枢密院准备了大量的教材,既有兵书、技击典籍,又有大量的战例,还有许多军事条例,在学堂里还要学习历史,让学员正确、全面地了解历史,树立忠君爱国的观念,通过培训学习,务求全面、系统地培养出一批批军事人才。

皇家军事学堂设置了许多科目,分为步兵科、骑兵科、工兵科、弓兵科、后勤科、监军科、参谋科、装备部等科目,学堂的学员从基本功开始培训,按部就班地开展系统的培训。

这次学习,不求快,只求稳,希望通过长时间的脱岗集中学习,让学员把基本功练得扎实,以后回到部队能够提升部队的管理能力和作战能力。如果确有出类拔萃的学员,还可以额外增加培训科目,增长其见识。

根据枢密院制定的学员标准,在全军进行选拔,首期选拔了三百名军事主官入学,这些都是原来军队的中层军官,另外还有根据参谋人员的要求,在禁军中招收了三百人,这些参谋军官的要求与军事主官的要求不一样,有所侧重,培训的课程更加侧重于参谋的方面。

至于监军科目的学员则由皇上指定,又安排了三百人。这些学员都是经过情报司审核,从皇宫卫队、羽林卫、内务府的学堂里面选拔的。这些人都是深受皇上大恩的人,经得起考验的亲信。

之前皇家军事学院首批培训的学员,除了在面对南唐前线的军官之外,都调回东京,重新进入学堂开始培训,有些年纪相对大一点的军官,就成为旁听的学员,不需要长时间集训,需要根据他们的专长进行部分科目的重点培训,提升某方面的能力。

还有羽林卫的军官、皇宫卫队的军官、郭宗训的伴读都安排来军校进行旁听。

郭宗训打算每年都招收新的学员,每一批学员都要经过两三年的专业培训,才能通过考核毕业,然后安排到不同的部队去,和监军、参谋组成班子,让他们进行基层的训练,争取做到知行合一,做到实质性地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的目的。

希望长此以往,逐步对现役的中层将领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教授军事知识、战例剖析、军事训练等等,提高整体将领的技战术水平。

在开学之前,郭宗训召见了加入皇家军事学堂的宿将。

“今天召集各位将军来,主要是讲一下你们到皇家军事学堂进行授课的事情。”

“各位能有今天的成就非常不易,都是通过刀山血海拼出来的,经过长年累月的沙场血战,才拥有过人的技战术水平,敌人与你们作战都要付出极大的风险。但是,岁月不饶人,大家都应该明白,人生总有退场,享清福的时候,不是不想做,而是体力有限。”

“如果你们这些宝贵的经历不能传承下去,实在可惜啊。也许你们的子侄可以继承衣钵,但是单纯在家教授就不如在学堂学习方便了,起码在学堂可以跟别人切磋,还可以组织演习进行比试,学习之后也可以到战场上真刀真枪地面对敌人来历练,对吧?”

“因此,朕希望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毕生绝学传授给学堂的学生,让他们成为你们的军事衣钵的传承人,当然你们的子弟也在皇家军事学堂获得的旁听资格,成为皇家军事学院的编外学员,拥有同样的训练机会。”

“朕答应你们,只要你们齐心协力办好皇家军事学堂,所有人均可晋爵一级,你们不需要上战场也可以在这里获得晋升的机会,因为你们在这里为朝廷培养未来的军队栋梁,也是大功劳一件。可否?”

“臣等愿意为大周培养未来的军队栋梁,愿意听从皇上的安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