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周军来了(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弱国南唐而言,快乐的日子实在由不得他们,更多是要祈求强国的开恩。

这天,李煜收到内侍的急报,陈乔和张洎有紧急军情要报告,要求觐见。看到内侍慌慌张张的,李煜有点生气,“慌什么慌,去,传他们进来。”

“诺。”内侍连忙碎步走出宫殿,见到陈乔和张洎,恭敬地说:“皇上有请。”

“皇上,刚刚收到驻守采石矶军寨马步军副都部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的军报,数千周军已经过江,他们正在迎敌,特来报警。”

“战况如何?周军怎么过来的?水师怎么没有报警呢?”

“臣收到报警就马上派出一支禁军前往采石矶打探,又提升了京城的戒备,加大斥候的搜索范围,金陵城的水师也加大了巡逻的密度,水师已经戒备,等候皇上的旨意。”

“我们务比把周军拒于大江之北,否则我们就被动了,迅速调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拿出应对的方法,采石矶距离这里有多远?多长时间可以回报?”李煜有点紧张。

“采石矶距离京城一百里地,明天可以回报。”

“哦,赶紧去办。”

“诺。”

陈乔和张洎离开之后,李煜还是不放心,又派人把皇甫继勋叫来,询问军情如何,具体的战备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皇甫继勋是唐军的主帅,实际上他很害怕周军,听到之前周军横扫西面各国,早就吓破了胆,非常不愿意坐这个位置,只因他是将门之后、根正苗红,让他备受李煜青睐,指定他作为唐军的主帅,这令他十分无奈。

一心逃避的主帅怎么可能热心于战备呢?唐军的备战进度他也不怎么上心,也不愿意去推动这个事情,反正就是例行公事,下面胥吏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也不会去追查。

如今皇上询问起军情和军备进度,皇甫继勋就顺口开河地回应道:“皇上,我们暂时没有收到周军有什么动向,他们依然是每日都在巡江,我军水师每天都在盯着。我军已经加紧操练,由每月训练五次改为八次,加大训练的强度,兵器的制作也增加了,务求三五年内可以增加军队一倍,提升防御的能力。”

“那为什么采石矶会有周军的出现?难道他们飞过来?”李煜反问。

“这,臣还没有收到军报,臣回去马上派轻骑前去打探,顺便了解各地水师的情况,然后来回禀皇上。”

“嗯,此事非同小可,务必抓紧,不得儿戏啊。”

“诺,臣马上去办。”

第二天傍晚时分,终于收到战报了,镇守采石矶军寨的马步军副都部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全军覆没,两人不知所踪,也许是阵亡了,周军已经占领了采石矶,暂时没有动静。

周军入寇的消息已经在金陵城传开,这个晴天霹雳吓坏了全城的老百姓,他们从期待新年的欢天喜地中跌落到灭顶之灾的恐惧中,这是战火首次烧到金陵城附近,对于承平已久的金陵城老百姓,实在是太恐怖了,听说北方的野蛮人会烧杀抢掠的,那该怎么办啊,是不是逃离金陵城会好一点啊?问题是可以去哪里啊?这个新年实在是太难过了,

文武百官一脸惊慌,不知如何是好,一些中层将领还是一腔热血的,纷纷表示要领兵出征,消灭过江的周军或者驱逐周军回江北。

看着诚惶诚恐的文武百官,李煜有点紧张,但也未至于失去主张,据了解,目前的周军只是数千人,只要堵住过江的通道,就可以瓮中捉鳖,因此可以同时派出水师和禁军,一路扫荡沿江的渡口,一路前往采石矶,击败这数千的周军,即可解决燃眉之急,随后再探究为何周军会过得了大江,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应的问题即可,想到处理方法之后,李煜心中大定。

李煜咨询了陈乔和张洎、皇甫继勋等人之后,就让枢密院下令:派镇海节度使郑彦华率水军万人和天德都虞侯杜真领步兵万人阻击。

在枢密院,右仆射、枢密使汤悦招来镇海节度使郑彦华和天德都虞侯杜真,宣读了命令,随后就嘱咐:“郑彦华务必尽快率领水师沿江西进,特别是采石矶附近的,看看周军是否在那里过江,如果是,就务必击败周军水师,截断他们的退路,如果周军在对岸有部队集结,也可以进行攻击,打消他们任何的南渡企图。”

至于杜真,汤悦就说:“如今敌情不明,暂时只知道有数千周军击败了杨收和孙震,占领了采石矶要隘,其他地方都没有军情通报,因此你要谨慎行事,务求接近采石矶,打探敌情,再予以攻击,关键的打探清楚,省得朝廷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无从对应。”

“末将明白,一定马上出兵,扩大搜索范围,谨慎行事。”

郑彦华率领的是金陵城的水师,是水师中的精锐,他还不知道润州水师失败的消息,听完枢密使汤悦的安排,就马上去到金陵城的水师营寨,安排明天出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