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不给钱就不走(2 / 2)

加入书签

“去去去,你俩跟着起什么哄,要红包,就不送你们去留学。”

“我不要了行吧。”

又有人来拜年,打了招呼之后,几个人就出门,各走各的。

小孩子们在街上放鞭炮,遇上了,李虎城就给一个红包。都是一个村里的,谁家的孩子也都认识,也不至于给重复。

走了两个来小时,该拜的都拜了,红包也发完,就到了苗圃。

没待多久,刘俊带着胡大力等乡干部过来拜年。

进屋坐了一会儿,吃了点儿瓜子儿,就又到别处去。

刘俊等人一走,就听得一阵锣鼓声响,秧歌队来了。

这个秧歌队是私人组织的,有个三十来人,趁着过年的时候,到处演出。一是图个热闹,二是趁机挣点钱。

到的地方也有讲究,一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二是比较富裕的人家。

李虎城听到动静,就和大明、老王迎了出来。

除了扭秧歌的外,还有踩高跷的。

大红大绿的衣服,挥舞着彩旗彩带。扮相有老头老太太、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傻柱子等等,孙悟空还能翻几个跟头。

“三阳开泰,喜迎新春,祝贺特产城李总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天天发大财。”

班主过来,说了一通吉祥话。

“谢谢刘班主。老王,赏。”

秧歌队所到之处,是要给几个赏钱的。虽然不明码标价,但是一般都有一个大致的行情。

单位的基本上是一百、二百,个人家看情况,三十五十的。多的可以给到一百。

早已经准备好了二百块钱,大明就递给了班主。

“谢谢李总打赏二百元。”

正常情况下,赏了钱就可以走了,但是秧歌队没有离开,继续在院子里转悠,锣鼓不断。

“李总,这是嫌少呢。”

这个老刘还真不好打发呢,存心到我这里来吃大户。

李虎城无奈,只好掏出三百块钱,递给老王。

老王过去给了刘班主。

“李总又打赏三百元,谢谢李总。小的们,扭得热闹点儿,都卖点儿力气。”

班主又是一通吉利话,众人扭得也更加卖力,过了五六分钟才离开。

“李总,咱们应该是打赏最多的一家。”

大明的口气挺自豪。

“多就多点儿吧,大冷的天儿,大过年的,也不容易,图个乐呵。”

关键是不给钱就不走啊。

“也就咱们特产城出得起这个价。每年王家小烧那里,就给二百,不管怎么扭,就是不加钱。王立国那鳖犊子,一分钱都攥出水来。”

“哈哈,全凭自愿嘛,他给二百也不算少。”

“你家里今年没有二百怕是也下不来。”

“二百就二百吧,好在一年就一回。要是十天半月来一趟。谁也受不了。”

“不过,乡里那些单位,怕是要在心里骂你了。你把价钱抬上去,他们不水涨船高,人家就不走。”

“哈哈……,活该,谁叫他们钱不冲呢。以后看谁不顺眼,咱们就把秧歌队价钱抬上来,叫他们也跟着一块儿出血。”

“对,咱就拿钱砸死他们。”

没多久,程化蝶、陆凤仙、何啸、高二林过来打麻将,顺便还带来一些消息。

李虎城家里开始给了秧歌队一百元,但是秧歌队就是不走,何巧云只好给加了一百。

程采薇因为程化蝶成了明星,又有何巧云的前车之鉴,表现很好,主动给了二百。

接下来何啸家,陆凤仙家,也乖乖奉上二百元、。

到了赵存柱那里,也是二百元。

不过,在王立国那里,还是老规矩,不管你怎么扭,就是二百元。

刘班主最后也泄气了,把队伍撤了回去。

刘班主在王立国那里受挫,迅速总结了经验教训。叫人弄了一张红纸,直接写上特产城打赏500元。

火车站、邮局、信用社等地方,往年都是二百元.

一看李虎城那里打赏了500元,这些家无奈,只好一家打赏了300元。

秧歌队走了,这些家的人凑到一块儿,大骂李虎城抬高了价钱,说他有俩钱儿就嘚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