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规则制定者(2 / 2)

加入书签

“虎城,你说的有道理。按照你的说法,你的产品还真的可能提前两三年时间进入市场。”

“不过呢,这也更加紧迫,留给你的时间不多。制造专用车,在流程上跟一般汽车其实没有什么不同。甚至组装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里面的重点和难点,其实还是供应链,生产工艺,以及立项、样车、试车、技术文件的整理归纳,各种参数的设定以及如何实现。”

“后面的验收,进入目录等等,都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个新厂想把这套系统建设起来,没有个五六年时间,很难达标。”

“一些专用件需要研制、实验、检测、验收,还需要制造模具、卡具、夹具等等。如果都是你自己做,需要大量的技术力量、资金、人员。因为规模不大,产量少,成本就高。”

“还有,将来建厂在什么地方?在关山吧。你引来外地的员工,这些人的吃住,工资,都要比本地员工多付出不少,用人成本也高。”

“培养熟练工人虽然不容易,但是只要肯花钱花时间,早晚也能培养出来。但是技术的积累和储备,却不是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做到的。”

“我相信你能在五六年时间里拿出产品来,但是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你能保证别人就不研发罐车和泵车么?世上的聪明人可不止你一个。”

“所以,从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衡量,我觉得你还是跟汽修厂合作最为合算。”

“首先拿出产品,然后占领市场份额。这样你就处于主动地位,你甚至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后来者按照你的标准来才行。”

“一个规则制定者,先天就占据了很多优势。”

李虎城很想大笑几声,说一句英雄所见略同。

规则制定者,也正是他追求的目标。

只是他没有说出来,孙秀兰说了出来而已。

这也证明,孙秀兰确实是个很有见识的人。

“好吧,孙市长,我考虑一下。”

“我是为你好,也是为了汽修厂好。我觉得,这是你们两家的共同利益。”

离开货场去了停车场前面,看看底盘和发动机,孙秀兰又去了河口甸子看轮胎和配件,然后高高兴兴回去。

她有理由高兴,这一趟没有白来。

一是帮助困难企业推销了产品,二是很可能促成李虎城跟汽修厂的合作。

至于自己这方面,搅拌站、罐车、泵车三位一体的模式,在绿江首先试点,似乎也是值得尝试的事情。

因为有了李虎城陪同,于丹宁就没有接着陪孙秀兰。最后是李虎城开车,把孙小米送回乡政府。、

下车走了两步,孙小米又折了回来。

“李虎城,你觉的孙市长这个人怎么样?”

孙小米很想知道李虎城对于母亲的评价。

“好,这个人好。有远见,有智慧,还有亲和力。就是不知道她有没有女儿。”

“有女儿又怎么样?”

“有其母必有其女,她的女儿也一定很出色。孙小米,你觉的我娶孙市长的女儿当老婆怎么样?”

孙小米一蹬眼睛。

“不怎么样。我觉得你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嘁,就凭我李虎城,那是她女儿的造化,走了。”

看着李虎城的车离去,孙小米一跺脚。

李虎城你个鳖犊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想娶本姑娘,你妄想!去死吧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