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十二(1 / 2)

加入书签

长了这么大,时秋得知一个真理,那便是有人的地方,总少不了人心算计,有时候愚钝笨拙是错,有时候勤奋优秀,也是错。

苏至就是属于后者,他在凉城兢兢业业这么多年,为守着边关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可突然之间上面一纸罪状,便将他关押了起来,那罪名时秋想都不敢想象,竟是通敌卖国。

这可是大罪,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谁能顶得住?

不过好在,这件案子疑点重重,朝廷并没有即刻将苏至定了罪,也没有牵连到时秋和孩子,只暂时将苏至关押了下来,派了掌管案子的官员来,细细查明这件事情。

时秋觉得这可是天大的冤枉,苏至每一天每一年的付出,她都看在眼里,若告诉她这整个凉城都谋反了,她也绝不信苏至会反,会做出通敌卖国的事情,他身上同北狄人打仗的时候落下的一道道的疤,还不能证明么?

可此时,她的话并没有人信,苏至仍旧是被暂时停了值,关押在了大牢里面,不许任何人探视。

时秋不知道他在里面吃了多少苦,只能在外面心急如焚,时秋一家一家去告求了凉城大大小小的官员,所有与苏至相熟的,不相熟的,都求到门前去,想让他们给苏至求一求情。有人慷慨应下了,答应了她的请求,可大多数人都忌惮这个罪名过于重大,生怕牵连到自己身上,含糊不清的推说几句,便叫时秋回去先等。

等在家里,看着小宝儿一声声的找爹爹,时秋一颗心煎熬的分秒难捱,又等了两天,始终还是不见有消息传来。

实在是等的心焦难耐了,牢狱那边却传来了坏消息,说是种种证据确凿,就要将苏至问斩。

这一下子,时秋再也等不下去了,将孩子托付给家里的孙婶子,一个人去到衙门前,敲响了大门前的堂鼓,为丈夫击鼓鸣冤。

掌管这个案子个官员,并没有传见时秋,一张鼓咚咚的从清晨敲到日暮,看守门的衙将都劝说她先回去等着消息。

时秋体力耗尽,简直要昏死过去,孙婶子带着孩子来唤时秋回家,时秋看着还懵懂天真渴望娘亲怀抱的孩子,终是起身回了家去。

第二天,时秋又去了,凉城许多老百姓听闻了这件事情,也有过来同时秋一起敲的,苏至为官之时,待百姓不薄,他的良苦用心,不止是时秋看在眼里。

朝廷派来掌管这件案子的官员终于召见了她,时秋跪在堂下,只能条条列列的说出苏至的功德,可讲说再多,那官老爷只说,这并不能证明苏至没有通敌叛国。

时秋不明白,若为凉城为百姓付出这么多还不能证明苏至的清白,难不成,得将一颗心掏出来给上位者看看不成!

第三天里,时秋便没有再去击鼓了,因为府衙的大门紧闭着,连鼓都被抬了进去,据说是北狄几万大军,突然到了几十里外,如今凉城的兵力根本难以抵挡,整个凉城,怕是就要朝不保夕了。

城里开始有人收拾起了行礼,可城门紧闭着,跑又能跑到哪里去,于是又有人将家里值钱的东西藏了起来,却忘了北狄兵最善屠城,若是攻进城来,人的性命都不保,还藏银子做什么?

慌乱之间,时秋跑到了凉城的监牢里,那里依旧有人守着,用刀枪拦着不许她进入。

时秋深深的望了监牢几眼,又跑回家中,抱着小宝儿带着些干粮,躲在了地窖里面,其实若是北狄兵攻进来,躲进地窖里,难道就能活吗?时秋不知道,但是她就算不躲,小宝儿还小,她想要他们的孩子活着,哪怕只有一线希望。

从晌午一直躲到傍晚,外面并没有什么哭喊的声音传来,时秋哄着身边的小宝儿睡着了,自己默默的哭泣,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等到天边要黑的时候,地窖口上的木板被掀开了,时秋吓的屏着呼吸,却是孙婶子带着他的儿子来找她了。

孙婶子又是欢喜又是激动,嘴巴都说不利索,告诉时秋,是苏大人突然出现,带着许多许多的兵,将那些北狄人全部赶跑了,如今的凉城,已经像往常一样安稳了。

时秋出了地窖,看看天边通红的晚霞,忽然觉得这一切事情的发展,竟像是做梦一样。

她拉着孩子,匆匆的朝着城门那边跑去,挤在了人群中,远远的看见苏至身着铠甲得胜归来,身上还带着不知是他自己的,还是敌人的血。

原来他从没有在监牢里面蒙冤,他不过是蓄势待发,蒙蔽敌人,然后等着将敌人一举歼灭。

时秋捂着嘴巴,不住的掉着眼泪,她还以为这辈子,他们夫妻再难相见了。

小宝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自己的爹爹是个大英雄,蹦着跳着,不停的唤着“爹爹,爹爹。”

马上的苏至听到声音,朝着这边看来,除了欢喜雀跃的儿子,还看见时秋已经通红的眼睛,和折磨多日,越发瘦弱的身体。

翻身下马,苏至朝着自己的妻子孩子过去,挤过人群,伸手将时秋拥在怀里。

马上有副将开始小声调笑起来,直爽的性子说话时稍稍有些粗鲁,说苏大人一定在砍着敌人脑袋的时候,想着家里媳妇鲜红的肚兜。

有的则说别看苏大人在外威风,在家可怕老婆的很,军功累累受了那么多的封赏,出去吃顿饭,荷包里都没有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