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遣唐使者(1 / 2)

加入书签

黄夫人在周沅芷的苦苦哀求下,终于放弃了冷漠,含着泪一把将周沅芷搂在怀中,柔声道:“芷儿,你知道吗?妈妈在这个世界上最牵挂的就是你了,如今你跟徐公子好好的,妈妈就放心了。妈妈不愿回到你爹爹身边,不愿再看到他动不动就残害百姓,抢掠财物,强取民女,他这样做迟早会遭报应的,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他失败的下场!”,说完又呜呜地哭泣起来。

周沅芷听了,默默地点了点头,劝道:“妈妈,芷儿知道您的苦衷,您不愿回到爹爹的身边,难道要出家为尼不成?”

黄夫人抹了抹眼泪道:“芷儿,妈妈老了,不像你们年轻人那样,还可以四处闯荡江湖。妈妈如今只有遁入空门一条路,才能忘记这世间的一切仇恨,也算是为你爹爹的所作所为,向上天忏悔吧!”,说完又回到了静怡师太的身边。

周沅芷见母亲主意已定,知道再说什么,也不能动摇她斩断红尘的决心,只好含着泪长叹了一声,顿时心痛不已,险些跌倒,徐至赶紧将她抱住。周沅芷无奈地将头埋在徐至怀中失声痛哭起来。

这时,何梦娇也对李秀云说道:“公主正是花样年华,何必躲在这深山老林中清苦了自己,不如随我们一起下山吧!”

李秀云细声道:“何姐姐,如今天下大乱,各方诸侯都在角力,秀云一个朝廷公主,如果冒然下山,必然受到各方的劫持和追杀,不但不能跟大家快意江湖,反而会连累大家,秀云就是死,也不愿连累徐大哥和各位姐妹!”

周沅芷见李秀云深明大义,不愿连累大家,心中对她的怨恨顿时云消雾散,宽慰道:“李姐姐,沅芷也知道你对徐大哥情深义重,徐大哥对你也是一往情深,如今天下方乱,只怕这白云庵也不能安静许久。姐姐如能下山,沅芷、梦娇、还有徐大哥,我们都愿意与你一同携手江湖!”

李秀云见周沅芷和徐至手牵着手,很是亲密,犹豫了一会,还是摇头道:“谢谢周姐姐的好意,但秀云远没有姐姐那样洒脱坚强,秀云不愿下山,除了不愿连累大家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秀云不愿再看到大唐的锦绣河山残破不堪,无辜百姓惨遭屠戮。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秀云只有躲在这方外之地潜心修道,祈求上天早日降福祉于苍生,就是牺牲一生的幸福也是心甘情愿!”

李秀云见何梦娇还要劝说自己,含笑道:“大家不必相劝了,秀云虽然出身皇家,但也是孤苦伶仃的,身边连一个贴心的人都没有,这一辈子能结识各位兄弟姐妹,也不枉此生了。秀云一世柔弱,希望来生能像周姐姐、何姐姐一样坚强,能常伴徐大哥左右。秀云愿以此余生为各位祈求幸福平安!”,说着说着,已经泣不成声了。

徐至、周沅芷、何梦娇目送静怡师太将李秀云和黄夫人带回白云庵,三人惆怅感叹了好一会,方才去向阳山坡处挖了地黄,又沿原路下了终南山,走回长安。

三人见长安城南都是四处逃难的百姓,塞满了城南的官道,但是长安城门紧闭,城头上也换了黄王的大旗。

徐至问了前面逃难的百姓,方才知晓:原来黄巢将义军撤出长安后,在灞上露宿了一夜,见进城的官军不足万人,旗帜和衣衫不整,后无援军和粮草,于是命令尚让、庞勋、张直方等杀了一个回马枪,从长安各门分入,而城中的官军还在醉生梦死中,来不及聚集,就被砍杀十之八九,连程宗楚、唐弘夫也被黄巢处死。黄巢入城后,痛恨长安百姓协助官军入城、守城,于是紧闭长安各门,纵兵屠杀城中百姓,顿时长安城内火光四起,血流成河,只有数千百姓,从长安南门逃出。

徐至听完百姓的述说,方才问道:“各位乡亲父老,那如何才能进城?”

父老纷纷劝阻道:“这位小兄弟,如今城内百姓都想设法逃出长安,而你们却想此时进城,那不是白白丢了性命?”

徐至回道:“在下也知道进城危险,但在下有几个患难兄弟还在城中聚仙楼,不得不去救他们出城!”

一位百姓叹道:“如今天下大乱,人与人之间毫无信义,这位小兄弟却能坚守兄弟情谊,着实让人感佩,如今进城只有东面的春明门一条路了,那门是黄巢向城内运粮草用的,到时间必然是打开的!”

三人听了,拱手向父老道了谢,只好绕道长安东边的春明门。徐至远远地望见春明门城门紧闭,城楼上的守将正是黄巢的心腹张直方。张直方手持宝剑,手下五百名弓箭手,严阵以待,注视着城下的动静。

何梦娇见春明门也无法进入,急道:“徐大哥,春明门也不通,我们如何才能早日进城,救回李存孝、薛阿檀、了嗔、了痴?”

徐至劝道:“何姑娘不必担心!我们只要耐心等待,等城外的运粮大军一到,我们就可以趁机混入春明门。”

周沅芷笑道:“何姐姐,徐大哥说的对,我们与其干着急,还不如在此暂歇一会,等义军的运粮车队到了,我们跟着混入城就是了!”,说完就在春明门不远处找了几棵大柳树坐下,徐、何两人也跟着盘腿席地而坐。

不一会从远处驿道走来五名东瀛人,举着一杆高高的旗帜,上面书有“扶桑国出使大唐使者”几个大字。这些东瀛人头上绾着短短的发髻,分别穿着绣有牡丹、桃花、荷花、菊花、梅花样式的和服,腰间都配有一柄弯刀。

那群东瀛人径直走到春明门下,为首的东瀛人用蹩脚的汉语高声叫道:“将军在上,我们是扶桑国醍醐天皇陛下派出的使者,特意来长安觐见大唐皇帝陛下,这是我们出使的使节!”,说完用力舞动了手中的铜质“旌节”。

张直方听见城下有东瀛国的使者要入长安,觐见皇帝,不敢怠慢,高声回道:“各位贵宾有所不知:大唐早已覆灭,我黄王顺天应人,登了大位,还请各位稍候,待在下进宫禀告了黄王陛下,再亲自出城迎接!”

为首的东瀛人不解道:“大唐亡了?怎么可能,我们从苏州一带登陆,溯江而上,到处都是大唐的旌旗,我们也得到了地方州县的国宾的待遇,怎么刚到长安,就换了天?”

穿着绣有荷花和服的东瀛人回道:“菅原大人,您还记得二十年前,遣唐正使藤原大人跟您说过的话么?这大唐再也不是100多年前的盛世太平景象了,我们一路走来,到处都是遍地哀嚎,累累白骨,吏治腐败、豪强横行,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制度,还有什么值得我国学习的呢?”

其他三名东瀛人也劝道:“菅原大人,既然我们已经来到长安,还是见一见这位新天子,领略了他治国的策略和风采,回国后再禀明天皇陛下!”

为首的东瀛人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过了好一会儿,张直方再次登上城楼,从怀中取出一道圣旨,高声念道:“扶桑国使者听诏:近日朕龙体违和,倦于政事,怠于见客,特赐黄金百两,还请使者沿原路返回,贵宾途经各地,所有费用和需求,望各地尽量满足。待朕康复后,必然遣使者赴贵国还礼!钦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