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较量(2 / 2)

加入书签

肖在民点头表示明白。

肖石峰又问道:“你可知,当今天下谁说了算?”

“是父皇。”

“错!父皇乃一国之君,一言一行都在史官笔中,诸多大事都要亲劳大臣,不能说了算。”

“那是……一国之民?”

“民者,君之所累。然而一国之民,容易一叶障目,国家大事,不能决之。”

肖在民请愿道:“还请父皇明示。”

“当今天下,父皇的朝廷最大,然而说话的份量却不是最大。岭南有上官家,泰山有李家,南部武林更是有雷震门、空净佛寺、九玄门三大宗门,这几家,都自己说了算,就连父皇的朝廷也难以干预。”

肖在民不解:“父皇若下一道圣旨,谁人不从?”

“谁人不从?”肖石峰笑道:“要想人从,必须心服,心不服,则不顺,不顺,则易生变。为父在位二十四年,从未降旨到江湖门派,你知为何?”

肖在民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肖石峰道:“父皇好面子,怕哪个门派一下子驳了父皇的颜面,父皇找不到台阶下,可就失了威严。”

肖石峰看着肖在民,继续说道:“为君者,威严最重要。一言九鼎,才是为君之道。父皇在位这些年,如履薄冰,唯恐失了威严。”

肖在民问道:“父皇,可否问您一个问题?”

“讲。”

“仙鹿台时,您是否有意考验苏相和李家?”肖在民问完,肖石峰喝了一口热茶,笑着朝肖天途使了一下眼色。太子肖在民虽然从小不习武,却聪明睿智,颇有思想,这也是肖石峰这么喜爱这个太子的原因。

肖石峰微微颔首道:“没错。这两大家族,根陷得太深。父皇信任他们,可是又敬畏他们。一个是人脉极广,一个是钱财极多,人和财,都是造反的根源,不得不防。”

肖在民点头表示理解。肖石峰顺水推舟问道:“你觉得,父皇是此举,是否小人勾当?”。

肖在民不假思索道:“古代君王,明君第一,贤君第二。明君富国强兵,不择手段,防范于未然,成就丰功伟绩;贤君保境安民,却往往斩草留根,一时繁荣,却也可能贻害后世。”

肖石峰听了,欣慰地拍了拍太子肖在民的肩膀道:“太傅教得好啊,教得好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