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厉害(2 / 2)

加入书签

阿琅闻言,有些失望,如果说查得比当初找她那段时间还要狠,那就是没在寺庙庵堂发现韩长风的痕迹。

那位姑娘要将这药给谁呢?

听上去不过一点点小小的疑惑,可阿琅心里隐隐却有些不安。

而且,那位姑娘甩了那样多的人,那她难道不知道每天那么多人去慈云观打醮,匣子不会被别人发现?

更别说,她可是之前已经甩过七八队的人呢。

是什么,让那位姑娘,一定冒着风险,将东西放在那菩萨像的底座。

“你继续让人跟着那位姑娘,既然她是个人物,那你详细部署一下。人手不够,找甲一。”

阿琅吩咐道。

十一拱手应是。

过了腊八就是年,萧珩原本十日一个轮回休沐,不过到了二十三那天开始,他就没再当值,即使如此,却天天还是早出晚归,忙得几乎不见人。

阿琅同样是一样的忙碌。

很多事情都暂时放下,忙她这个新家,忙过年后的年酒宴,年酒宴如今不当当是给皇后娘娘设立的选妃宴,同时,还是她试探德阳大长公主那位姑娘底细的日子。

王府是新的府,她和萧珩的家,也是新家,一切都是新设立起来的。

同时,可真是应了那句,娶个媳妇好过年。

这样一个一年中最讲究最忙碌的时候。

府里,其实倒是还好的,毕竟大年三十他们要进宫,并不在府里。

许多别人家要做的他们并不需要做。

其他的不需要做,那更新门神和桃符,还是有必要的。

那天,萧珩特意没出门,留在家中和阿琅一同换新门神和桃符。

对于这件事,阿琅和萧珩两人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更熟悉。

从前阿琅和顾衡在外头四处走,轮到过年的日子,会在某一处停留的时间久一些,过了年再走。

就算停下过年,他们也是在客栈里住着,根本不需要他们动手。

顾衡倒是和阿琅说过这些规矩,可他们也没亲手做过。

没杀过猪,只见过猪跑路。

阿琅站在一旁,看着萧珩在长史大人的点拨下,一步一步地换好了大门、二门、仪门、侧门上的桃符门神,最后一路往后,去往正院。

最后一张门神贴好,萧珩背着手,站在台阶上细细地打量,阿琅在边上左看看,右看看,比划来,比划去。

“哎呀,你是不是贴歪了点?这里,这里……”

阿琅正要走过去将那歪的地方指给萧珩看,却被萧珩一把拉住,把她往怀里带了带。

萧珩将阿琅的手送到唇边吻了吻,低眉看向她,

“不是说福倒了福倒了,这门神歪斜没什么,省得他站得太直累着了。”

说着,声音忽然一紧,猛地将阿琅一把搂在怀中,哑声道,

“琅琅,你不知道,我多么的庆幸将你娶进门。”

“自从兄长没了后,每一个年,我都是冷冷清清地过。我已经有许多年没过过一个热闹的年了。”

不是陛下和娘娘,还要太子对他不好。

他们对他非常的好,他们就像是普通的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着年。

只是,在他心里,永远都空了一个角,他的兄长,永远停留在那个年里,再也感受不到任何人世间的热闹。

他絮絮地说着,声音低沉沙哑,隐约透着几分孤独无助的味道。

阿琅心中一涩,这不是萧珩第一次在她面前流露出脆弱的一面。

当初在裕王府,他们俩一同被凌琅阁的人抓走,后来发现这里头竟然有老王妃余氏动的手脚。

那个时候,在靖安侯府的屋顶上,阿琅感受到了萧珩的脆弱。

平日里,他总是成竹在胸,似乎万事都难不倒他,今日突然如此。

阿琅双臂紧紧地搂着他劲瘦的腰身,仿佛要将自己身上的温度过度到他心里去似的。

“往后我每年都陪你过年,你在哪儿,我在哪儿,再也不会让你冷冷清清地过年了。”

说着,她想起什么,从袖中掏出一样东西,递给萧珩,抿唇笑道,

“这是我给你做的。”

萧珩接过,见是一个上头绣着麒麟的荷包,也许没有宫中绣娘做得好,当时萧珩能看出做得很是用心。

“喜欢吗?”阿琅见萧珩久久不语,渐生忐忑。

萧珩爱不释手地细看那荷包,越看越觉得这小东西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只觉心中涌过一股暖流。

之前阴沉郁忿的情绪一扫而空。

良久,他微微垂下头,虔诚地在阿琅额头一吻,低声道,

“琅琅,我很喜欢,谢谢你。”

他微微退开一步,将腰间的荷包摘下,将阿琅送他的挂上。

阿琅笑得眉眼弯弯,道,

“往后你的衣裳鞋袜都交给我,做的不好你多担待。”

萧珩轻轻地笑了笑,“多谢夫人!”

朝阿琅深深地做了个揖。

阿琅抿唇笑了笑,大方地做了个让他起身的手势。

两人相视一笑,萧珩揽着阿琅的肩头,两人一起看着门神,

“宫里过年规矩更多,年三十到初一,都是各种祭祀大事。”

“太子小时候最烦过年,嫌跪拜磕头磕的累。”

就算太子从前的身子骨不够好,当时作为太子,过年这种祭祀天地神明,以及历代祖先的时候,他总是要去跪拜磕头一下的。

“今年咱们晚点进宫,看完宫中的表演,也就差不多了。”

“咱们都得穿大礼服,我还好,你那身,很重。”

萧珩低头看向阿琅。

没想到,原本阿琅以为要在年酒会上才能见到德阳大长公主府的那位姑娘。

在大年三十,宫中的宴请上,就先一步见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