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四十六章 孟昶之死(2 / 2)

加入书签

这也说明了一点,刘鋹也是认为孟昶是喝了赵匡胤的毒酒而死的。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有着不一样的雄心壮志的千古一帝,赵匡胤有这么烂吗?有太多的文人墨客不认为赵匡胤会这么干。

赵匡胤雄才大略,深谋远虑,国家统一大业,才刚刚进行到一半,此时杀掉孟昶后果很严重,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

第一、对民族团结不利,对大宋的统治不利,孟昶一死,只会激怒两川军民。

第二、对以后的统一大业不利,一投降就被弄死,哪个国君还敢投降,为了社稷,为了保命,后面的国君只会选择血拼到底,为了统一大业,大宋不知要多死多少兵将,这笔账,赵匡胤肯定能算清。

如果赵匡胤是个花心大萝卜,在千里送京娘的路上,孤男寡女天天在一起,那京娘虽然不是国色天香,也是颇有姿色的,否则两个强盗也不会互不相让,抢作己有了。二十岁左右的赵匡胤能够把持得住,说明他也是个侠骨柔情的真豪杰。

刚刚灭掉后蜀,为了得到一个女人,一个有夫之妇,就杀了人家老公,而且还是蜀国之主,有着百万粉丝的孟昶,赵匡胤没这么不理智,江山美人,他爱的肯定是江山。

当了皇帝之后的赵匡胤,天天想的是国家富强和民族统一。翻遍史籍,没听说他搞过什么选美大赛,评什么“东京小姐”,也没听说过他有过什么绯闻。

为了一个“他人妇”,就下毒杀人,显然这不是赵匡胤的风格。作为一个有着侠义之风的马上皇帝,他更喜欢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倒是有一个人喜欢下毒,那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如果怀疑孟昶是被毒死的,赵光义的疑点最大。因为,下毒似乎更是他的惯用伎俩。

南唐后主李煜就是被他毒死的,李煜死后,小周后就被赵光义给收了;

吴越王钱镠也是被赵光义毒死的;

还有赵匡胤在和赵光义喝了一顿酒之后当夜就龙驭归天,天不亮,赵光义就继位了,这不能说不蹊跷吧。

为了得到花蕊夫人,赵光义似乎更有点猴急。

花蕊夫人一到东京,赵光义首先警告自己的哥哥,花蕊夫人是个“红颜祸水”,你不能被她迷惑了,否则对江山社稷没好处。

本指望除掉孟昶,花蕊夫人就是自己的了,没想到老大捷足先登,他心里这个气啊。

在花蕊夫人成为赵匡胤的妃子之后,赵光义曾在背地里偷窥花蕊夫人,被赵匡胤发觉了,气得老赵捞起身边的玉斧,一斧子扔过去,赵光义十分狼狈地走开了。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别想得到。

在一次射箭派对上,赵光义张弓搭箭,一箭将花蕊夫人射死。理由只有一条:担心兄长沉迷美色,耽误国事,所以辣手摧花,将花蕊夫人杀死,这是帮着兄长“清君侧”,希望兄长能及时醒悟。

赵匡胤心知肚明,但是看在同袍手足的份上,没治他的罪,因此,怀疑是赵光义毒死孟昶的,大有人在。

也有说孟昶是自己病死的。

《锦里耆旧传》记载,孟昶从成都来到东京后感到身体不适,赵匡胤派人给他医治,病情越来越严重,从这点看来像是病死的。

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其它的文献典籍记载孟昶生病的事,而且之前,孟昶也没有得病的征兆。

孟昶死后,李太后表现相当反常。儿子死了,她一声也没哭,一滴眼泪也没掉。如果孟昶是病死的,老太太能不哭吗?

她在孟昶的灵前洒酒于地,道:“我既然不能为社稷而死,那么苟活在世上也是种耻辱,我之前一直忍着不死,是因为你还活着,现在我已经没有活着的必要了。”从此,李太后开始绝食,几日后气绝身亡。

总之,孟昶带着亡国的屈辱和仇恨,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薨了。

无论多么大的家业,如果不努力,迟早会为自己的安逸和懒惰买单。

◆花谢花飞蕊满天

后蜀亡,花蕊夫人被押解入宋。是何原因,花蕊夫人又被尊为芙蓉花神的呢?这就说到她对孟昶坚贞不渝的爱情。

孟昶暴亡,花蕊夫人被赵匡胤纳为妃子,但是花蕊对孟昶的爱一点都没有减少。她画了孟昶的画像,挂在寝宫内偷偷祭拜。

一不小心,这事被赵匡胤发现了,花蕊夫人谎称自己拜的是送子公公张先,说供奉张先能得子。

这下好了,宫里大小妃嫔,听闻拜张先能得子,纷纷到花蕊夫人宫中照样画了一幅,都供奉起来。后来画像传到民间,所有想要孩子的人家也都争相供奉,香花顶礼,至今不衰。

纸终归包不住火,这个画像是孟昶的事儿还是被赵匡胤知道了,他屡次要求花蕊夫人交出画像,花蕊夫人坚决抗旨不交,赵匡胤拿她也没办法。

拜张先求子,宋元时期,民间确有流传。北宋散文家苏洵在还没有子嗣的时候,求了一幅张先的画像,时常奉祀,数年间竟然得了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

此事被苏洵记载在他的《嘉祐集》《题张仙画像》中。后人有诗为证:

道人念我书无传,画图卷赠成都仙。

云昔苏夫子,建之玉局祷甚虔。

乃生五色两凤鹓,和鸣上下相联翩。

赵光义对花蕊夫人也有过交集,一日,赵匡胤率亲王和后宫宴射于后苑,赵匡胤举酒劝赵光义。赵光义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为我折枝花来,我就饮酒。”赵匡胤命花蕊夫人折花时,赵光义引弓将她射死。

此事,也被蔡京的儿子蔡绦记录在他的《铁围山丛谈》里,“一日众猎苑内,花蕊在侧,晋邸方调弓矢引满拟兽,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

鲜血染红了院中的芙蓉花,人们出于对花蕊夫人的敬仰,就尊她为芙蓉花神。

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千百年来,花蕊夫人一直是文人骚客笔下的一个鲜活的存在。

就在赵匡胤整日缠绵在孟昶和花蕊夫人之间,不得解脱之时,一封八百里加急,打破了大宋朝堂的宁静,蜀地出事了!

十万蜀军雕面恶少儿,造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