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波折(2 / 2)

加入书签

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但是被他的臣子们逼到了这样的境地。

看来是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众人目光炯炯,等着正禧皇帝宣布封帅。

这时候一个人再次磕头,声音洪亮,“陛下,小将有比罗简更合适的人选推荐。”

小内侍愣了,而皇帝的目光也正在愣愣盯着李度念看。

此情此景,小内侍知道皇帝的危局解了。自己的也解了,他赶紧爬起来躲到一边,悄悄擦着满脸的汗。

这个解局人,就是将棋局推入死局的李度念。

李度念好看的眼里精光闪闪,一脸光明磊落,“陛下,小将以为,要彻底荡平摩罗,震慑南边青尼,安定北边荒水、西北白沙,还东凉国一个长久平安昌盛之世,非得当年的白老将军白峰出面不可。”

白峰?

白峰。

这个曾经不断出现在一世皇帝的朝堂和后庭之内的名字,后来又出现在二世的理政之日,再后来忽然消失,像暗风一样在私下里流传,再后来就彻底消失了。小内侍进宫迟,所以几乎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他有些好奇地咀嚼着这个名字。

殿下两班文武,顿时面面相觑。

袁凌云首先出班:“陛下,不可,此人万万不可。”

这话再一次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震撼效果甚至比李度念推荐白峰还得来强烈。

李度念推荐白峰,初看有些意外,细想还是能够理解,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李度念和白峰的旧有关系。

但是袁凌云反对白峰,却大大地不合常理。

尹左相本来对李度念的反复无比恼怒,正要寻找反驳的说辞,没想到袁凌云来了这一出。

只能先看看这老东西又要拿出什么歪理邪说来糊弄陛下。

正禧皇帝比尹左相更吃惊。

就在刚才,李度念说出推荐的人选,他心里起了几个波浪。第一反应是,李度念和白峰,这对昔日的大帅和麾下小将,果然情义深重,至今难忘。平时深藏不露,到了紧要关头,李度念果然露出了真实面目。

他眯起眼睛悄然观察,发现李度念那年轻的面庞始终望着自己,目光清亮,整个神态十分坦然,一点不像心存私念的人。

皇帝不由得疑惑了,难道李度念真的只是出于公心,不存私念?不是拉帮结派?难道自己错怪人了?

袁凌云呈词:“老臣反对白峰,自有老臣的理由。不信陛下可以请大家看看老臣昨夜接到的密折。”

双手果然奉上一本折子。

小内侍弯腰来接折子。

折子一脱手,袁凌云紧跟着说道:“据老臣这些年暗派的专线观察监督,那白峰自从回归乡里之后,萎靡不振,不思进取,不联络昔年旧部,不和官府迎来送往,不为自己儿子孙子谋求前程,不为自己亲戚朋友出面谋取利益,不关心国家大事,只知每日粗茶淡饭粗布衣衫,过着最最普通平凡的乡野老汉生活。

在老臣看来,这不该是一个昔年东凉国叱咤风云的元帅该过的日子,他应该占地千倾,豢养家奴无数,妻妾成群,独霸一方,干预官府,至少做清州府地面的一名乡绅。”

袁凌云越说调门越高,最后单瘦的脖子高高撑起,老脸通红,一副和人吵架的驾驶。

不少人为之动容。

正禧皇帝的脸上也终于露出惭愧之色。

那折子是清州府每月必送的密折,一开始由皇帝亲自拆看,后来他看到年年月月都是一个内容,实在没有什么有用价值,所以干脆都推给了袁凌云。

那上头的内容只有几个字:安分度日,只做良民。

折子在朝臣们手里传看,每个人都看到了那八个字。

折子出自清州知州之手。

对今天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来说,一个地方的知州,只是小小人物一个,而白峰的功过由一个跟双方势力都无关的底层小人物来说,自然是最可信的,也是公正的。

正禧皇帝忽然有种豁然的感觉,他缓缓咳嗽,“这件事不用再争了,朕决心已下,重新启用白峰。”

一石激起千层浪。

但是,帝王一言,金口玉言,没人敢再说个不字。

大朝会终于落下帷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