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第四十九章(小修)

当日的晚间,胤礽最终还是没有一尝心愿。骑着胯、下白马,胤礽几乎是一步一回头的和胤褆在宫门口分别,然后咬牙切齿的看着胤褆极其潇洒的渐行渐远——别说回头,那人就连一个背影都不愿意多留——胤礽敢拿下次运动时的上下关系打赌,赌胤褆骑马离开时的速度绝对不输于上次赛马。

至于漫漫长夜到底有谁彻夜难眠,这种过于隐秘的事情,还是不要深入的好。

第二日的清晨,空气的温度还未被刚刚升起的太阳炙烤,京城向北的方向就蜿蜒出一条长长的队伍。随后,在距京城并不远的地方,大军一分为二,一路正北,直往古北口而去,此为左翼军,由福全领兵,胤褆在此军中领副将之衔;另一路,往东,去往喜峰口处,此为右翼军,由常宁为帅,雅布,鄂札副之。

胤褆随着左翼军一路向北,出古北口后并未停歇,而是继续直逼乌兰布通——那是康熙预先选定的战场,左右两路大军将成包夹之势,一点一点向此地逼近。

行军之初,胤褆在福全帐中看到的军报大多叙述的是葛尔丹由于康熙接连发出敕书的缓兵之计而并未对他们清军的行动作出相应的反应,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七月十六日。

七月十六日,葛尔丹终于弄明白了清军两路包夹的预谋和目的,却没有任何避开的意思,反而令使者传来“夫执鼠之尾,尚噬其手,今虽临以十万众,亦何惧之有!”的摊牌宣言,然后率大军径直南下,一副和清军决战的架势。

葛尔丹南下的行动虽恰巧在康熙期望之中——拉长葛尔丹的补给线路,同时缩短己方补给线路。但为了将其拦在乌兰布通,胤褆一行人也跟着军队在当日提快了速度,一路奔驰,终在七月下旬,于葛尔丹之前抵达乌兰布通,并于乌兰布通四十里开外的地方安营扎寨。

近一个月的行军对于已经有过一次战争经验的胤褆来说已经算不了什么,即使日日骑马飞奔,或者曝晒在盛夏的似火骄阳之下,也完全没让胤褆感到一丝不适。为此,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对胤褆的态度亲近了不少,言语之间,也带了几分长辈对后辈的指点,分析战况和部署军队的时候,也添了一些引导的意味。

只是,胤褆所在的左翼军虽然按计划抵达了乌兰布通,常宁率领的右翼军却迟迟未到。更甚者,本应亲临前线指挥的康熙也在博洛和屯因受了风寒而一病不起,直到二十三日,终是在众位大臣的劝阻下,起驾回京,远离了前线战场。

好在,康熙之前就基本布置好了这次征讨葛尔丹的基本方案,所以,即使他因为这突然的恶疾而离了战场,拟好的旨意也是一道一道的往前线接连发着。swisen.com

看着手中送来的各方动向,胤褆略微思索,还是提笔铺纸,给京城的胤礽写了一封私信。信中略微记述了他目前的情况,另外,在最后结尾的时候,胤褆想了又想,终是补了一句——望胤礽能“全心全意”地照顾他们病重的皇阿玛。

不是胤褆知道历史在这一点上的一个小小插曲(历史记载:太子胤礽对此回重病而归的康熙多有轻慢,以致为后日的某些事情埋下了伏笔),而是胤褆知道康熙喜的是什么,怒的又是什么,最主要的还是,胤褆清楚康熙绝对不会因为这次看似凶险无比的风寒而出个什么意外,所以,多提点胤礽两句,也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毕竟,那是胤礽希望的不是吗……

将薄薄的两页信纸塞入信封,又亲手用火漆封好,胤褆转手递给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一个并不起眼的亲兵。然后,若有所思的看着那个沉默寡言的士兵问都没问,就利落的转身出了营帐。

这人连带着其他还在帐外的几个都是胤褆临走时,胤礽光明正大指给他看的。胤褆当时看着他们其中几个,就觉得似乎略微有些熟悉,转念一想,才发觉,竟是上次他去雅克萨的时候,在偶尔巡逻的士兵里见过的。

当时,他们已身处京城之外,实在不容胤褆多想。深深地看了一眼笑的一脸无害的胤礽,胤褆也只能点了点头,将那几个人的相貌代号记在了心里——虽然胤褆真的不觉得自己会出什么“安全”问题,但是,鉴于他还是可以理解胤礽这种心思的,也就没有多说,反正,多个能用的人,让自己的人能少跑两趟,也是好的。

脑子里正想着胤礽执意出城送行时的那张脸,胤褆的帐篷就被掀起了帘子,裕亲王福全一身常衣软甲,笑着踱步走了进来。

“胤褆给皇叔请安。”从椅子上迅速站了起来,胤褆冲着已经站在他面前的裕亲王,一个千儿打了下去。待对方点了头,胤褆才恭恭敬敬的站直了身子,看着面前这个虽只比康熙大上一岁,却明显看起来要老上很多的皇叔,用带着些敬意的口吻说,“夜深露重,皇叔有事,让人传胤褆过去就是,何必劳烦皇叔亲自过来。”

福全听了胤褆虽然有些刻板但是却透着一分真心实意的关心的话,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保清啊,过来坐吧,那些虚礼什么的,就不必了。”

胤褆知道,福全对着除了胤礽外的其他阿哥,一般私下里,还是比较喜欢叫他们的小名的,相比较而言,康熙倒是仅仅有时会叫胤礽“保成”,至于其他几人,就没有叫过了。可以说,在这一点上,福全和康熙,似乎恰好互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