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败家爷们儿(1 / 2)

加入书签

此时,李锦和杨氏身后的众人,一个个都竖起了耳朵听着,想要仔细听一听,见识见识堂堂一国太子会送来什么样的聘礼。

李若初从前没见过这样的场合,只留意着门口小太监嘴里唱报的内容。

什么宝瓶一对,什么夜明珠一对,什么插屏两块,还有什么盆景,还有各种发钗,金簪,头面,还有什么黄金手镯,羊脂玉镯。

东西太多了,很多李若初都没听清,对很多东西的称呼也不是太了解,只留意到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一对儿一对儿的。

眨眼间,这一箱箱的聘礼将整个小院儿塞得严严实实的。

李若初低着头小声问旁边的一月,“一月我问你,这些东西是不是都很值钱?”

一月闻言,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小脸上写满了激动与自豪,“那是自然了,真不愧是太子殿下,出手就是大手笔。”

李若初闻言,又问,“那这些东西是给李家的还是给新娘子的?”

一月应道,“是给李家的。”

李若初听了这话,只暗暗叹了一口气,这么多聘礼,这么多值钱的玩意儿,全白给李家了,真是桩亏本的买卖。

再抬眸时,漆黑的眸子却正好与高公公的视线碰撞在一起。

但见高公公一脸慈祥的瞧着她,李若初见了,只嘴角弯了弯,回以浅浅的微笑。

只听高公公又对李锦夫妇二人道,“圣上口谕,来年立春之日,便是太子与李家大小姐大婚之时。”

顿了顿,又解释道,“此番将下聘和大婚的日子提前,都是皇上的口谕,李大人与李夫人可有异议?”

李锦闻言,只道,“既是皇上的意思,臣并无异议。”

李锦都无异议,杨氏便更加不会有异议。

高公公见状,只微微颌首,对李锦夫妇的态度似乎很满意。

待下人们将所有的东西都抬进来之后,高公公又与李锦二人简单交谈了几句,高公公便要告辞离开。

杨氏给杜管家递了一个眼色,随即道,“各位都辛苦了,这些银子就当请大家喝个茶,总管大人莫要嫌弃才是。”

杜管家适时的将一袋沉甸甸的赏钱递给高公公。

“那咱家也就不客气了。”

高公公也没客气,只对身边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才从杜管家手里接过赏钱。

待高公公带着一行人离开,前院儿立刻热闹了起来。

丫头小厮们低声讨论着太子殿下送来的聘礼多么多么丰厚。

又有人说,大小姐是多么多么有福气,太子殿下是多么看重这桩婚事。

杨氏只叫了杜管家,吩咐道,“杜管家,着人将这些东西全都抬进府里的仓库,一件一件的仔细登记好了。”说着又象征性的揉了揉太阳穴,面上显现出疲倦的神色。

说完又吩咐向嬷嬷,“嬷嬷也去协助杜管家吧。”

杜管家与向嬷嬷齐声应了声是。

这时,却听李锦道,“这些聘礼到时候全部给初儿做嫁妆吧,另外府里再添置一些。”

李锦这算是当众表态,宫中来的聘礼,府里任何人都不能挪用。

李若初听到这话时,双眼顿时亮了亮,想着李锦总算说了句公道话。

对于李锦的态度,杨氏并未持反对态度。

府上的子女不多,李锦有俸禄,杨氏的嫁妆也丰厚,就连妾室苏氏的私产也是不薄的。

对了,苏氏是商户之女,家底丰厚,是以,苏氏的私产也是不少。

杨氏理财有道,掌家有方,杨氏从来不用担心府上开支够不够用的问题。

杨氏只笑看着李锦,迎合道,“说来也巧,老爷说的正是妾身想要说的,待初儿出嫁时,咱们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嫁。”

李锦回望了杨氏一眼,只欣慰道,“夫人费心了。”

这厢李若兰望着满院子的聘礼,心中妒火中烧,却又无处发泄,只对李锦和杨氏道,“父亲母亲,女儿身子不适,先回房歇着了。”

说完也不等李锦和杨氏回应,扭身在婢女的搀扶下朝如意院儿的方向去了。

李若灵刚才就一直注意着自家姐姐的动静,她也知道姐姐眼下心里不舒服,眼下看到姐姐走了,连忙小跑着追了上去。

李若灵走路不看路,脚下踢到一块儿小石子儿,身子一个不稳,险些摔倒在地。

还是李若初眼疾手快,伸手搀扶了一把,李若灵才得以没摔下去。

可李若灵并没打算领情,只一把甩开了李若初扶着她的手,恨恨道,“太子妃,麻烦您让让,您挡着道儿了?”

说完鼓着腮帮子气冲冲的朝李若兰的方向追过去了。

李玄胤见状,只微微蹙眉,往前走了两步到李若初跟前,“大姐姐,灵儿就是那性子,你别往心里去。”

李若初闻声,只没事儿人似的伸手拍了拍李玄胤的肩膀,“你大姐姐是那样的小气人儿?”

“自然不是。”李玄胤被李若初的话逗笑了,片刻,余光扫向身边的李若初,黑眸中显露出一抹失落的神色,心中只衷心的期盼着大姐姐能够得到想要的幸福。

只李若初看着这一院子的聘礼,脑子里回想着高公公口中的那句,来年立春之日,便是她与秦瑜大婚之时。

秦瑜之前同她提过这方面的问题,但亲眼见到这些聘礼下到府上的时候,较之平时,给她的冲击还是不一样的。

算算日子,如今已至九月,那么来年立春的日子,约摸也就是在明年二月份左右。

之前秦瑜有跟李若初提过下聘的日期会提前,但并未言明婚期是什么时候。

二月的婚期,也就五个多月。

五个多月之后,她就要入驻东宫了,成为名副其实的太子妃,李若初想想,还觉得有些小兴奋呢。

毕竟,两辈子加起来,她还没做过太子妃呢。

是夜。

御书房。

晋宣帝坐于书案之前批阅奏折。

书案下首,秦瑜态度恭恭敬敬的站立着,挺拔的身躯在屋内烛火的照射下拉下一条长长的身影。

“那丫头真就那么好?”晋宣帝笔端未停,头未抬,出声询问案下站立的秦瑜。

秦瑜闻言,只淡声回道,“儿臣以为,她虽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儿臣心中独一无二的。”

话语平静,就像是诉说他人的故事一般。

闻声,晋宣帝手上的动作微微顿了一下,只抬眸凝视下首的人,片刻之后,才缓缓说道,“太子切记,万不可因为儿女情长贻误大事。”

说完深深的看了一眼眼前一脸淡漠的秦瑜。

秦瑜只淡声应道,“儿臣明白。”

晋宣帝索性放下手中的狼毫,双目注视着一脸淡漠的秦瑜,良久之后,才开口问道,“这么多年了,你还在恨朕吗。”

刻意压低的嗓音中透露着些许的无可奈何。

晋宣帝的这话,让下首的男子身躯微微怔了一瞬,随即便是一阵良久的沉默。

见秦瑜沉默,晋宣帝只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你且先回去吧。”

“是。”

秦瑜应了一声,恭敬的退了出去。

走出御书房,秦瑜抬眼望向将圆的明月,黑眸中冰霜渐起,唇角亦扯起一抹无奈的笑。

那人问他可还恨?

怎能不恨。

当年,若非那人狠心决绝,他又何至于亲眼看着自己的母后离他而去。

“殿下,您没事儿吧?”一直守候在外面的侍卫阿飞见自家主子出来脸色不好,不由出声询问。

“无妨。”秦瑜敛去思绪,只淡声应道。

侍卫阿飞提着灯笼走在前侧,秦瑜负手走在后头,青石板上,脚步略显沉重。

阿飞脚步略微顿了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事?”秦瑜抬眼看阿飞。

阿飞垂首应道,“是姑娘传话来了。”

闻声,秦瑜脚步顿了顿,唇角微微勾起,“她说了什么?”

“姑娘传话说,下聘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不跟她商量一下,还说殿下一点儿不知道顾家,那么多好东西不要钱的往府里送。”

“好在李相表态将那些聘礼到时候当作嫁妆,不然可亏死了,还说”

阿飞说到这里,忽然停顿了下来。

听到这里,秦瑜的眸子里的冰霜已然化开,浸满了笑意,“还说什么?”

虽知道那丫头嘴里定然没什么好话,可他仍旧想要听一听。

阿飞抬眼撇了一眼自家主子,只如实说道,“若初姑娘说,若李相未曾表态将那些东西给她作嫁妆,她便要将殿下您这个败家爷们儿,揍成猪头。”

阿飞说完,暗自的抹了一把额间的冷汗。

这话,也就若初姑娘敢说,换作任何人,谁敢对当今太子这般大不敬。

若初姑娘这个称呼是李若初要求的,李若初说她只要还有一天未嫁人,就只能唤她为姑娘。

万一她秦瑜哪天惹她不高兴了,她说不准还不会嫁了。

听完阿飞嘴里传达的话语内容,秦瑜眼底的笑意更深了,脚下的步子也变得轻快起来。

阿飞见状,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世上,也就若初姑娘能让主子一展笑颜了。

与此同时。

如意院儿,杨氏来到了李若兰的闺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