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青城: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1 / 2)

加入书签

李锦的问话,拉回了李若初的思绪。

她扯了扯嘴角,眼底浮上一抹哀伤之色,“父亲,花漫天他已经死了”

说着,视线看向桌上的字画,“这副画,便是花漫天临死之前赠予女儿,留作纪念的”

但听李锦轻轻一叹,语气中透着些微的惋惜。

李锦看了李若初一眼,听语气似乎是在安慰,“人死不能复生,你也不要太伤心了。”

说完,双眸的视线落在桌上的画像上。

片刻之后,才对李若初说道,“既是他赠予你的,你便好生留着吧。”

或许是早有心里准备,此番李锦的态度,李若初也并不觉得诧异。

听了李锦的劝慰话语,李若初双眸看向李锦,唇角轻轻抿了抿,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

随即,垂首盯着桌面上的画像看了好一会儿。

良久之后,李若初又回身,抬眸看向书房里挂着的李若初的画像。

李若初手里的这副画像,一副出自李锦之手,另外一副出自花漫天之手。

作出来的画各有千秋,且作画的手笔也各有不同。

但是,这两幅画唯一相同的地方便是,画中的女子笑得都同样的灿烂。

那抿着樱桃小口,笑得眉眼弯弯的样子,直将看画的人也感染了去。

“初儿可是想娘了?”

看着李若初双目眼神呆呆的,坐在李若初对面的李锦突然开口问道。

李若初闻言,微微愣了一下。

片刻之后,才缓缓的点了下头。

她不过一个占据她人身躯的外来灵魂,哪里会想什么娘。

便是在现代,她的脑海中就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她在意的不过是,苗若舒的死因罢了。

而若非这几年一直缠绕着她的那个梦境,她又何至于这般煞费苦心。

李锦双目也看向书房悬挂的苗若舒的画像,似喃喃自语一般,“十四年了,为父觉得她从未离开过”

喃喃的言语似乎是在悼念亡妻,又似乎是在强调些什么。

“父亲深爱着我娘,我娘也深爱着父亲,娘在九泉之下知晓父亲的心意,一定会很欣慰的。”

李若初弯着嘴角看向李锦,一脸真诚的说道。

这句话说完,李若初一瞬不瞬的盯着李锦的面庞。

似乎一错眼,就会错开她想要寻找的真相似的。

然而,李若初的话,李锦就像是未曾听见一般,只一心垂目喝茶。

事实上,李若初这话是故意说给李锦听的。

因为她知道,苗若舒心中另有所属,而所属的那个男人并不是她的夫君李锦。

她故意当着李锦说出这样的话语,就是想要从李锦下意识的反应观察。

作为苗若舒的夫君,自己的夫人另有所爱,他到底知不知情。

如若李锦不知情倒罢了。

但如若李锦是知情的,那么李锦便有了杀害苗若舒的动机。

毕竟,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没有哪个男子能够忍受与自己夜夜同床共枕的女人,心里却挂念着另外一个男子。

苗若舒的死,李若初早就开始怀疑李锦了。

只不过,自她回府以来,一来她能切切的感受到李锦对亡妻的念念不忘。

二来,她实在是找不到李锦要伤害自己夫人的动机。

可如今,她从花漫天处得知了一则新的信息。

那便是,苗若舒喜欢的人不是自己的夫君,而是另外一个男人。

这个消息对于李若初来说,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她甚至认为,只要她能证明李锦对苗若舒心中另有所属,她就能确定李锦的动机。

甚至,李锦杀了苗若舒的可能性至少高达百分之七十。

当然,还有另外的百分之三十。

毕竟,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她的猜测和推理,并没有任何的实质性证据来证明。

李锦一定就是杀害苗若舒的凶手。

据李若初搜集的线索来看,当年苗若舒之死,仅少数人知道。

而她也让人问过在府里做了十多年的老人,均一致回应的是,苗若舒当年得了急症而死,且被匆匆火葬。

整个过程这般匆忙,堂堂二品大学士死了夫人,如何都不能这般草草了之的。

可偏生事情就是这么诡异,便是她从李锦口中得知的消息也是如此。

出乎李若初的意外,李若初有意说了这样的话题,却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信息。

李锦就好像是有意忽略了李若初的话,盯着墙面上悬挂着苗若舒的那副画像看了一阵,像是自顾自的思索着什么。

良久之后,又若无其事的喊李若初喝茶。

一切,就如李若初进屋来时的气氛。

好似她刚才在屋里说了这么多话,风儿轻轻一吹,将屋里所有的带着些微沉重的气氛全都吹散了。

李锦喊李若初喝茶,李若初也只好装模做样的端着茶盏浅抿了两小口。

再抬头看向李锦时,却见李锦的面上依旧挂着淡然的表情。

好像世间所有扰人的事情,在他这里,顷刻之间都能变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李若初伸手抚了抚桌面上已经卷好的画轴,对李锦说道,“既然父亲说让女儿留作纪念,女儿便自己留着了。”

李锦闻言,只看着李若初浅浅的笑了笑,丝毫不见刚才提及苗若舒时那副心情沉重的模样。

抛开苗若舒和花漫天的话题,书房里的气氛愈发好了。

父女二人倒是有说有笑的聊了一下午,从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到如今天晋的朝局,无一不聊。

甚至于,李若初觉得,难得与李锦这般“敞开心扉”,她觉得跟李锦还挺聊得来。

加上现代活过的年纪,算起来,李锦比李若初也就大个十多岁吧。

加之李若初顺杆爬的本事,二人面上当真聊得还挺欢。

直到日落黄昏之际,李若初才从李锦的书房出来。

因为听成欢提过,成欢认为她的梦魇每回都是在去过李锦的书房之后。

是以,李若初自李锦的书房出来,看到成欢面上些微紧张的神情,心下微暖。

看到李若初安然无恙的出来,成欢松了一口气。

二人离开李锦的书房之后,一路径直回了溯洄阁。

回到溯洄阁之后,李若初却收到了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

青城自尽了。

就在今日下晌时分。

消息是成喜带来的。

李若初带着苗若舒的画像同成欢去李锦的书房时,吩咐成喜去看看青城的情况。

结果,李若初在李锦的书房待了一下午,回来却听到了这样的噩耗。

成喜说道,“青城将邻里所有来看望的人都赶走了,待奴婢赶到那儿的时候,青城姑娘已经气绝了。”

顿了顿,又道,“奴婢查看过,屋里茶壶壁上有毒,青城姑娘饮尽了茶壶里有毒的茶水。”

李若初得知这个消息,深深的闭了闭眼。

良久之后,才对成喜道,“着人将那师徒二人好生安葬吧。”

不过一夜之间,花漫天与青城师徒二人先后死去。

此刻,李若初心里极为的不好受。

听李若初说到安葬的事情,成喜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在怀里摸出一个小本子。

成喜将小本子递给李若初,“姑娘,这个是从青城姑娘屋里找到的”

顿了顿,又继续道,“奴婢随意翻看了一下,似乎是青城姑娘的手记”

李若初知道,手记这样的东西,就相当于现代的日记。

是以,成喜说出这件事情时,语气有些犹豫。

李若初自成喜手里接过小本子,犹豫之下,还是将本子打开了。

待李若初翻阅了一遍小本子上的内容,李若初有些诧异。

当然,李若初并非是对人的隐私有兴致。

她不过是捡重要的内容看了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