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办他(求收藏、求推荐)(2 / 2)

加入书签

钱虎,某贫困县jy局局长,在jy教育这个行业里工作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来的工作基本得到领导与师生的认可。

大家都认为钱虎这是一名兢兢业业,清正廉洁的教育工作者。

但有谁会知道,在他清正廉洁的表面下藏着一颗黑色的心呢。

他原来是一名老师,也曾是一名正直的老师。

在他当老师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家里困难,他当时挺同情这名学生的,就把自己的工资借了他当学费。

为什么是借,而不是赞助呢,因为当时所有人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包括钱虎本人。

像那名困难学生的情况在他的学校之中有很多,他无法一一捐助过来。再说,当时他也刚成家,还有个家庭要养。

所以,他就把工资借给了学生。

他也没有想过,这名学生会还钱或给他利息,只当做为一名jy工作者爱才之心。

没想到,这名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不但还给了他借款本金,还给了他这几年的利息。

利息是按民间借贷的利率算的,这些年加起来,竟然比本金还多。

他拿着这些钱时心里是颤抖的,他没想到学生会知恩图报,他也没想到利息会这么高。

这件事被他的小舅子张财知道了,张财给钱虎出个主意,为什么我们不做小额贷款,专门给这些寒门的学生借贷呢。

钱虎刚开始是不同意的,并且训斥了张财一顿,认为这是不义之财。

后来,张财对他说,你既然想帮这些学生,咱们借贷给他们也是帮助他们啊。

钱虎渐渐被张财说动了,他提供学生的资料,张财则和一些社会人员开了一间民间借贷公司。

在那个时候,民间借贷是不合法的,但也没有人去追究。

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他们所在的县是贫困县,从他当老师那时候就是贫困县,一直到钱虎当了jy局长还是贫困县。

而这些县里的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通过学习走出这里,于是这就有了一个循环。

家长宁可借钱让孩子上学,也不愿意孩子在家里务农或打工,他们只想孩子将来有个好前途。

而孩子们呢,有的有了好前途,自然留在大城市不回来了。那些没有什么好前途的,也不愿意回到这个贫困县发展。

县里越来越穷,人才也流失的越来越严重,各个家长有的跟着儿女去了外地,有的则还在家乡呆着。

于此同时,钱虎和张财所拥有的借贷公司越办越红火,因为钱虎知道这些家长的心思,也同样知道这些学生的资料。

开始,他们只是小打小闹,借个钱,收个利息什么的。

后来,允许开小额贷款公司后,他们的生意才做大起来,连几十几百万这样的资金都敢向外放。

没有人敢得罪张财,他和hb两方面的关系都有利益,这县城里没有人不敢给他面子。

钱虎呢,继续扮演着好领导,好老师的面目,他只给提供资料和收钱。

现在网络发达,他们也与时俱进,弄个app,搞“校园贷”。

张财利用钱虎提供的资料,给那些学生们提供贷款,抵押物就是她们的果照等,没有人不敢不还钱。

在此期间,张财还利用这种手段,给自己姐夫献上几名涉世不深的少女,姐夫也是装模作样的笑纳了。

张财这些日子接了一大笔借贷,是有人想在县里开发一个楼盘,资金暂时周转不过来,准备先从张财这里借出几千万来周转一星期。一星期后,那人的资金就到位了,他就会按照最高的利率还这笔钱。

张财对那个人比较知根知底,同是县城里的人,一个暴发户。

不还钱,那人是不敢的,他开发这个楼盘,也是与许多人有利益关系的。

张财手里现在没有这么多钱,后来就想到姐夫钱虎。他听姐夫说道,他们局里帐上多了一笔钱,说是人家捐助的,专门来盖图书馆和学校的,足有五六千万。

张财于是就动了心思,找到钱虎,准备先把这钱挪用一部分。

钱虎当时没敢同意,毕竟这是人家捐助的钱,在公家的帐户上,到时对方一查帐就容易出问题。

但最后他还是没有禁用张财的劝说和对那笔利息的贪婪,这利息可是一笔不少的钱啊。

他没想到捐助方会这么快知道消息,他这边钱一转移,董宣就注意到了。

没办法,这都是带有金手指的,是凡人能比的嘛。

赵昊知道这件事后,把千里眼和顺风耳用积分兑换出来,让他们去那个县城采集专用资金挪动的事情。

没想到,这一采集,却采出来非法的,胁迫他人的借贷公司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